曾参加新军阀蒋(介石)冯(玉祥)阎(锡山)中原大战的老兵吕雅堂在《随教导一师作战见闻》一文中回忆道:
“7月下旬,下了几天大雨,这时蒋介石坐铁甲车到柳河车站指挥,教导第一师的自动步枪营调任蒋介石司令部的临时外围警戒。该营有4个连,每连有240人,有40挺自动轻机枪,火力相当强大。”
吕还说,他们用的自动步枪是德国的。
吕的回忆让笔者至少迷惑了二十多年。 自动步枪营,4个连,每个连40挺自动轻机枪,德国制造,这到底是啥玩艺?
我原来以为,1930年代所说的自动步枪,就是轻机枪,但后来有些文章中的提法又让我困惑了,比如李天焕写于战争年代的《红四方面军在川北的发展与建设》一文中的表述:
“一九三二年九月二十日黄安河口之战,击溃敌之第一、第八十八、第十三等师之防堵,缴获自动步枪、机枪各三十余枝,步枪二千。”
结合后文可知,李在这里所说的机枪,系指轻机枪。
红四方面军4军10师嘉陵江战役前后实力统计中,也有“机关枪一架、轻机关枪一架”、“自动步枪三架”的并提。
查考当年的战时文献,似这种将轻机枪与自动步枪并提的地方很多。这就意味着,在有些时候,比如以上几例,轻机枪与自动步枪还不能完全划等号,换句话说,自动步枪并不泛指所有的轻机枪。
后来,终于在一本国民党军编写于民国二十六年的《近代九种步兵轻兵器教练与说明》中找到了答案。
原来,当年的称法,是把捷克ZB26、比利时FN30、法国哈其开斯M1922等称作轻机枪,而独独把瑞士启拉利KE7称作自动步枪,而且不知为什么,国军的训练教材是将其说成德式,这也就难怪吕雅堂要说他们配备的是德国自动步枪了。
被称作自动步枪的启拉利轻机枪,是一挺被影视作品严重忽视了的轻机枪。
该枪诸元:
制造国:瑞士
自动方式:枪管短后坐原理
口径:7.92X57mm
枪管冷却方式:气冷式
弹头初速:700m/S
理论射速:450~550发/min
枪全长:1190mm
枪全重:8kg
供弹方式:25发或50发弧形弹匣(重庆造还有20发的弹匣)
看上图,将两脚架收折后,是不是像一支单兵使用的自动步枪? 还真像。 大概这也就是它为什么不像ZB26、FND那样被称作轻机枪而单独要称作自动步枪的原因吧。
这是启拉利轻机枪装50发弹匣时的情形。
北伐完成后,蒋介石中央军曾大量进口启拉利机枪。有文章说是3025挺,不知确否。
除了外购,1933年,重庆的华兴机器厂还仿制启拉利轻机枪成功。
以上就是《中原大战中的蒋军自动步枪营,装备了哪一型的自动步枪?》的详细内容,更多请关注 “影迷在线”其它相关文章!
网友评论
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
我要评论 0 条评论